具有多年设计制造印刷机械经验的海润也许是zui早吃机器视觉这只螃蟹的印刷机械制造商。他们推出的JP920印品质量检验机是采用的机器视觉技术研制开发的印刷品缺陷检查系统,通过对印品进行高精度的高速检查,不但可以检测出不合格品,还能将不合格品自动剔除清理,彻底消除了人为的失误,避免因印刷的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凭借这一产品,海润获得四项国家,也取得了不小的商业成功。机器视觉为印刷机械提升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本身的市场价值,同时也为海润带来了新的竞争力。记者采访了上海海润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杨孝刚。
海润印机:中国印机的*
1996年,50岁的杨孝刚和他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上海海润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凭借在印刷机械制造、设计和生产领域积累多年的经验与认识,怀揣对于印刷机械制造未来前景的信心和勇气,在彻底摆脱了体制束缚以后,他们开始了一路狂飚。
11年来,上海海润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印刷机械领域内的*,推出的包括平张纸凹印机、全自动圆压烫印机、柔版局部上光机、平压平自动模切机、印品质量检验机等在内的四大系列九种规格的印刷机械,均处于国内印刷制造的上游水平,其中JP系列更是开创了国内印刷机械运用机器视觉技术的先河。
上海海润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杨孝刚,现年60岁,装配工人出身,拥有40余年的印刷机械领域从业经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中国创业者的传奇之一。也许所有传奇背后的成功,其实都有其不得不承认的因缘。言语低调的杨孝刚在采访时说,创业之初他们之所以定下走产品的路线,一个目标就是要瞄准世界印刷机械制造商博斯特和罗兰等代表的世界水平。
近年来推出的WY1920对开平张纸单色凹印机、WY21040对开平张纸双色(多色)凹印机和TYY系列全自动圆压烫印机、RSG1020/920柔版局部上光机、MQ1020平压平自动模切机、JP920印品质量检验机,这一系列品质优良的路线产品,无不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结晶,其技术之、品质之,不但已经获得了国内印刷业的认可,同时也令海外制造商刮目相看。我们没有听到他们的雄言壮语,但是我们却已经看到,他们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印刷机械的创新之路。正因为此,我们发现,看似偶然的机器视觉应用,其实正是一直走在创新之路上的做出的必然选择。
机器视觉:不期而遇的美丽
回忆与机器视觉的不期而遇,不难感受到杨孝刚对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真诚感恩。自海润成立以来,他们的好几种产品成功进入上海烟草集团旗下上海烟草印刷厂。海润的zui大特色其实不仅是能够提供品质优良、技术上乘的印刷机械,更以其真诚守信的客户服务与闻名业内。正因为此,上海烟草印刷厂大大小小的用户需求总能*时间反应到海润的创新流程当中。2004年初,上海烟草印刷厂在日本看到一种带有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印品检测机器,然而价格昂贵。他们回来后*反应就是找到海润,提出请他们造出一台同样的机器,并向他们介绍了一家日本印刷检测解决方案供应商。杨孝刚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考察,基于上烟的思路以及提出的方案,经过一系列认证后,海润认为方案可行,即由那家日本企业提供印刷检测解决方案,海润负责机械系统设计。说干就干,项目于2004年4月正式启动。
5月份,杨孝刚前往德国参加世界的德鲁巴印刷机械展览会。每年都去的杨孝刚此行却发现,以前从来未展出过的机器视觉印刷检测系统这次居然浮出水面。这样一来,他们不但看到了这一产品的市场前景,同时也从专家的角度对这一产品的结构设计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回国不久,海润*台印品质检机即大张印品质检机横空出世,并很快送往上海烟草印刷厂试用。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通过海润、上烟与那家日本企业不断的磨合,海润印口质检机不但能够日益满足上海烟草印刷厂的需求,产品本身也日臻成熟,对机器视觉技术认识日益成熟也令海润开始信心大增。2005年,上海烟草印刷厂订下第二台大张印品质检机印以后,又提出的小张印品质检需求。印刷机主要分卷筒纸机和平板纸机,平张所指是平板印机的全开,小于全开的为四开机、六开机、八开机。大张检测即印刷界通称的卷筒纸检测,其检测目的在于,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自动检测出瑕疵后再进行跟踪、记录和打标,剔除工作还得通过人工操作。小张则是通常所说的平张,与大张检测系统不同的是,小张检测后还必须完成废纸剔除。
凭借2005年5月在德鲁巴展览会的印象,海润居然于次年开发出小张印品质检机即,并在2006全印展上正式推出。这台机器可以检查的内容非常之多,包括飞墨、刀丝、色差、漏印、套色不良、污垢等不良印品均在被检之列,它不但具有检测功能,同时还可以完成剔除废张、点数、分区域印品质量控制等功能。杨孝刚在采访中告诉记者,MV在国外卷筒印刷机械上其实已经多年的成熟应用,然而在平张纸检测领域能够检测并且带剔除功能的印品质检机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目前,平张印刷机是印刷市场的主流产品,因此,海润首推平张印品质检机JP420的意义变得非同一般。2006年,该产品一举获得国家四项发明。创新如同翅膀,通过核心技术而获得的竞争力终究才是企业得以展翅高飞的强劲动力。
合作共赢:成功应用的基核
机器视觉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由机器视觉所触发的所有相关领域,事实上必须构成一个特殊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的核心意义在于,任何一家与机器视觉相关的公司,都必须学会对整个上下游资源进行技术以及市场等所有资源的整合,如是方能获得一定的商业成功。而海润正是深谙这一潜规则的智慧型企业。
杨孝刚在采访中,对于海润引进机器视觉技术的过程、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技术瓶颈以及解决之道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机器视觉部件供应商、解决方案供应商与印刷机械制造商对于相互技术层面上的认识,是机器视觉能否实现成功应用的zui大瓶颈。原因很简单,杨孝刚说:“懂机器视觉部件的人,不一定懂得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懂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不一定懂印刷机械。”信息不对称是目前存在于机器视觉供应商与OEM以及广大终端用户之间zui大的障碍,因此,每一个项目的成功,实际上取决于是否成功的合作。
他说,合作双方都必须本着认真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尽可能从对方的具体情况出发,从设计上满足对方对于产品结构的需求。“你要提供能在我的印刷机械上能装的机器视觉,我也得考虑给你足够的空间和条件让你的机器视觉系统能够施展才华,双方一定要满足对方的需求,尽可能理解对方,在自己的设计上从对方的实际上出发,满足对方结构上的现成条件。任何一方都要有一种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对方考虑的诚意。”杨孝刚在采访中这样说。“而对那些实在不能满足对方的特殊设计上,也得和对方讲清楚,解释清楚,这样彼此才能了解,继而才能真正彼此理解。”杨孝刚说,“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我们的印品质检机才得以成功
。”
海润在开发其印品质检机的过程中,先后与来自日本、以色列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中国本土供应商如大恒图像都有过合作。然而就海润的经验,杨孝刚坦言,他们更希望与本土机器视觉公司合作。“一个zui大的原因是他们技术上不比国外差,而且服务质量好,反应速度快。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彼此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强调自己的技术与解决方案。”印刷机械相当复杂,国内印刷业的需求与国外存在很大的不同,没有双方的密切配合,不能建立良好而稳定的技术同盟关系,或者达不到战略合作伙伴意义的层面,机器视觉在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功应用,可能都不会产生zui为理想的结果。而这一点对于目前期待机器视觉下游市场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至关重要。
未来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器视觉事实上为印刷业带来了很多好处。正如杨孝刚在采访中说的:“原来印刷厂过度依赖人工检测而保证印品质量,然而人眼检测会随着人的健康、情绪、经验而产生不稳定性、不可靠性和非标准化,许多印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即在于此,且检测效率十分低下。而随着印品检测质量与印刷速度的日益提高,比如烟包以及其他包装印刷品的检测,人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而机器视觉的好处则十分明显。”也正因为此,机器视觉技术的zui大价值是,不但极大了保障了印品漏检率的降低,废纸率的降低为印刷企业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满足了不断加快印刷速度要求,缩短了印刷企业的生产周期,然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印品质量的提高事实上提高了在印刷企业的声誉以及更下游用户的质量声誉,为印刷企业甚至更下游用户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印品质量顽症。”而对于海润印机而言,他们获得的还不仅仅是社会效益,目前他们的印品质检机已经实质性为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虽然还需要时间,然而这种创新为海润带来的企业美誉度的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机器视觉未来在印刷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国内令人眼花缭乱的印刷工艺和印刷材料是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在印刷业推广应用过程中遇到的zui大难点。”如果能克服这一系列难题,那么机器视觉在印刷业的发展是不是将一路顺风呢?杨孝刚说克服这些难题非常困难,而此也正是机器视觉如果想在印刷市场发展必须克服的一系列技术难点。
杨孝刚说,仅中国用户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防止仿冒而对商标印刷的要求就非一般的国外客户能及。“越来越多的镭射光注纸用于商标印刷,烫金这一类的复杂技术也应用不少。镭射光注纸的检测难度在于,随着光线而变幻莫测的镭射膜严重干扰了工业相机的图像采集过程,令被检目标的位置及背景变得异常不确定,从而令预先设置的比对标准失去了意义。”“虎门彩印厂就曾经就这个问题采访过一系列海外的印刷机械制造商,转了一圈回来,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杨孝刚说,目前世界的几家印刷检测解决方案供应商都没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而这还只是层出不穷的印刷工艺与印刷材料中一个例子而已。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些存在的技术难点,事实上也许正是机器视觉未来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机遇。
虽然,机器视觉目前还只是在印后环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整个印前和印中系统而言,事实上机器视觉还拥有相当的发展空间。摆在我们目前的问题是,机器视觉供应商应该如何与印刷机械制造商共同合作,去解决这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因此,如果想攻占中国印刷业这一市场,机器视觉供应商们还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杨孝刚一席谈,我们实际上已经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一点,机器视觉技术的确为印刷机械制造商的创新注入了一丝活力。而这些活力,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激情,也许更是勇气与信心。如何为更多的印刷制造商以及更为广大的包装机械、运输机械、食品机械等制造商带来创新的激情与信心,进一步拓展机器视觉向更深层次的应用,是摆在我们面前zui大的难题。